精炼油设备在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企鹅粮油机械为您解答
精炼油设备是保障食用油品质与安全的核心环节。然而,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设备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,影响成品油得率、质量与生产成本。及时识别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,是保障生产线平稳高效运行的关键。以下是企鹅粮油机械为您梳理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决之道。
一、成品油得率偏低,经济效益受损
问题分析: 油脂损耗是导致得率下降的直接原因。这通常发生在两个环节:
碱炼脱酸: 毛油酸价高,导致中和时加碱量过大,生成的皂脚会包裹大量中性油,在离心分离时被带走,造成损耗。
脱色环节: 活性白土添加比例不当或品质不佳,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在吸附色素的同时,也会不可逆地吸附一部分油脂。
应对措施:
精准控制碱量: 建立毛油酸价快速检测机制,根据酸价精确计算理论碱量,并辅以小试确定最佳超量碱,避免过量。
优化脱色工艺: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油品所需的最低有效白土添加量。同时,选用吸附性能好、过滤性佳的优质白土,并确保脱色后过滤彻底,减少白土残油。
二、成品油色泽深、风味或稳定性不佳
问题分析: 这通常指向精炼过程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脱色与脱臭效果不理想。
色泽反弹: 脱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,可能破坏色素结构,导致在储存期间色泽回升。脱臭不彻底,微量色素前体物残留也会导致此问题。
异味残留: 脱臭塔真空度不足、温度不够或蒸汽喷射泵效率下降,导致脱臭不彻底,油脂固有的“哈喇味”、烟味等无法有效去除。
氧化稳定性差: 脱臭后成品油冷却不及时,或在储存中接触空气,会发生氧化劣变。
应对措施:
保障脱臭效能: 定期检查维护真空系统(如蒸汽喷射泵、板式换热器),确保绝对压力维持在5mmHg以下。保证直接蒸汽的质量和通入量,彻底剥离异味物质。
严控后处理条件: 脱臭后的热油必须立即进行冷却,并充入氮气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,隔绝氧气,防止氧化。
三、设备运行不稳定,能耗与成本攀升
问题分析:
真空度下降: 这是脱臭工段最常见的问题,主要由系统泄漏、蒸汽压力不稳、冷却水温度过高或换热器结垢导致。
过滤器堵塞: 白土或助滤剂在过滤时形成过厚的滤饼,或含有杂质,导致过滤阻力增大,周期缩短,清洗频繁。
换热效率低: 换热器结垢严重,影响传热效果,导致蒸汽消耗量大幅增加。
应对措施:
系统性排查: 定期对真空系统进行保压测试,查找并封堵泄漏点。确保冷却水温度和压力符合设计要求。
推行预防性维护: 制定严格的设备清洗与保养计划。定期清洗换热器,清除水垢和油垢;检查并清洗过滤介质,保持其通畅性。
加强能源管理: 安装能源计量仪表,监控各环节蒸汽、电力的消耗,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。
结语
精炼油生产中的问题往往是相互关联的。一个环节的异常会引发连锁反应。因此,建立一套从原料毛油品质监控、到工艺参数精细化控制、再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标准化管理体系,是解决问题的根本。唯有通过主动预防和精细化管理,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,稳定提升油品质量与生产效益,让精炼油设备真正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得力工具。
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,欢迎致电郑州企鹅,电话0371-63388876。





